景东栏目导航

陶瓷百科

【景德镇陶瓷习俗—行话俗语】原料类

时间:2015年03月31日信息来源:不详
【景德镇陶瓷习俗—行话俗语】原料类

景德镇制瓷业分工细致,因此,各行业中使用的行话俗语十分丰富。清代蓝浦在《景德镇陶录》中对景德镇特有的瓷业行话俗语的记载:“景德镇陶业,俗呼货料,操土音登写器物花式,字多俗者,其不见于字书,字如(石由)(土足)之类。……”

 

在千余年的制瓷生产实践中,景德镇瓷工们为了彼此交流和学习技艺的需要,为了对某种生疏事物进行语言表达从而达到群体性(至少是行业中)的共识,逐渐地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行业语言。这些制瓷过程中的行业语言十分丰富,包含了原料、燃料、颜料、工艺、工具、器型、计量等方方面面,并且渗透到瓷器生产各行各业中。

 

 原料类

 

 (dǔn)子:又叫“白不”,是瓷石经粉碎、淘洗后制成的砖状泥块,用于制坯。

 

【景德镇陶瓷习俗—行话俗语】原料类
不子

 

 货角子:指破碎了的不子或生坯。

 

 料板屎:即料板上的余瓷土。

 

 脚板屎:即掉在地上的瓷土。

 

 下脚料:即余土,包括晒架塘沉泥、脚板屎、料板屎及坯屑等。

 

 子屑得:指混入瓷土或泥浆中的杂物、颗粒。

 

 狗卵子:指混入瓷泥里或釉里没溶化的瓷土颗粒。

 

 滑石子:制瓷原料,纯白质软有滑感,可代高岭与不子配合制胎。

 

 高 梁:即高岭土。“梁”即浮东方言中的“岭”。

 

 白 土:即制瓷泥土,含白不、高岭土和釉果。

 

【景德镇陶瓷习俗—行话俗语】原料类
高岭土

 

 麻仓土:即高岭土。麻仓:在浮梁瑶里麻仓村。

 

 南 不:指浮南出产的白不。

 

 银 不:指银坑坞附近出产的白不。

 

 蓬 不:指三宝蓬出产的白不。

 

 “寿溪”:也称“东港不不”,出产于浮梁臧湾乡南部寿溪坞。

 

 土 果:是灰渣器、古器主要原料之一,实为釉果、不子和高岭土经淘洗后的尾砂。

 

 釉 果:一种较低溶融温度、很强透明度的瓷石,用于制釉。

 

【景德镇陶瓷习俗—行话俗语】原料类
釉果

 

 釉 不:釉果经粉碎淘洗后制成的砖状泥块,用于制釉。

 

【景德镇陶瓷习俗—行话俗语】原料类
釉果不子

 

 釉 灰:指用熟石灰与狼鸡草相间堆烧而成,并起助熔作用的配釉原料。

 

 灰 不:又叫“灰釉不”,为白釉脱胎配釉的助溶剂,其原料为石灰石,产于乐平塔前。

 

 花乳石:白釉的增白剂,为实业家吴霭生所发明。

 

 北京大学社会学、人类学博士后方李莉在讲到景德镇瓷业行业语言时说:“这是一种独特的词语,不仅是一种社会方言,而且具有文化语言的性质:它包含着技术经验,具有科学性;它还反映出民俗的观念,具有地方性;同时也是古代文化及科技信息的载体。”

(作者:未知 编辑:admin)
文章热词:
延伸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