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训中心
【欧洲行记】法国
去年底,筹备了近一年的欧洲博物馆访游终于成行。一路走着也做了不少笔记之类的心得。在朋友圈子里直播,收了不少赞,却也没太在意,心里似有不足。年后,朋友们便敦促将之整理一下,以期系统完整地呈现。欣然应诺。至少,对自己,对家人,对朋友都是个交代。
我一向以为,一个艺术家的积累总是潜移默化,不经意地流出。作为一个手艺人。每有灵感,或遇事第一想到的是动手去做,并不习惯用文字去记录。只是前年去美国读到康定斯基,认同他说的“当代艺术家自己必须成为一个艺术理论家”。于是,陆续写了一些东西,被朋友们看重,颇受鼓舞,只有努力回报。况且,毛主席老人家还不忘老师的话“不动笔墨不读书”嘛。古人说的好,行万里路读万卷书。欧洲之行迢迢万里,不动笔墨总是难以塞责。是为记。
一、法国
巴黎-枫丹白露-威尼斯-佛罗伦萨-罗马-巴塞罗那-伦敦-剑桥
筹划这次欧洲之行,我的意见是首站英国,先看大英博物馆。一来是推崇英国人的教育理念。他们是第一个把博物馆作为公众教化的一部分,不像我们的故宫和法国的卢浮宫,都是皇家的个人炫耀。也可以说,大英博物馆是一切现代博物馆的鼻祖。二来,大英博物馆的开放性无与伦比。完全不以个人喜好、阶级道德、种族情感为收藏标准。而是无所不包,只凭科学的分类收藏。当然,这跟英国人的扩张和开放的心灵有关。而这种开放的心灵正是艺术之酶。
这跟我凡事从大处着眼,由总体把握到选择性深入细节的思维方式吻合。
然而,旅行却未遂人愿。根据签证和时间的安排,我们第一站还是去了法国。使我此次学习考察不得不从最细节的地方入手。
卢浮宫的“萨姆特拉斯的胜利女神”,和爱神“维纳斯”。是关于艺术细节最好的诠释。
这两件作品都是残缺的。尤其是胜利女神,甚至比维纳斯更加残缺,但是她们的局部已经可以完整地体现人体的美。就像莱布尼兹的单子包含了宇宙所有的信息一样,真正的艺术,它的任何局部都是完美的,其中包含整个艺术作品的全部审美体验。你看,胜利女神迎风微微前倾身躯,健美的胸部披着薄薄的长袍,体魄壮硕而不失轻灵,极富质感。虽然失去了头部和双臂,但你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热情奔放与动态的完美。“维纳斯”早已为国人熟悉,就不必我饶舌了。
因为卢浮宫展现的这些最高贵的艺术细节,使我在随行心得中这样赞叹道:法国人的帝国心态以及他们与生俱来的骄傲和浪漫成就了卢浮宫。高卢人的艺术天赋和眼光使卢浮宫的收藏极具品位,除了埃及、希腊、埃特鲁里亚、罗马的艺术品之外,连他们掠夺的东方各国的艺术品也特别具有浪漫色彩。它的收藏数量可能远不及大英博物馆,但是它的藏品质量和价值绝对世界顶级,这使得卢浮宫得以跻身世界最著名的艺术殿堂之列。
卢浮宫给我的另一个启示就是,艺术家在创作时既要有俯视众生的傲慢,又不得不收敛那些脆弱到一碰就折的锋芒。具体地说,就是既要有自己的艺术词汇,又要养成纯正的艺术语言。那些动不动就自诩拥有一套独特的艺术语言的骄矜,面对人类历史上如此灿烂的艺术星空,还是趁早收起那份莫名其妙的狂妄吧。
什么是纯正的艺术语言,在我看来,纯正的艺术语言本质上就是我们的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传统。那么,文明传统在哪里呢。有人说在民间。当然,民间有传统。但是,与其说传统在民间,不如说民间其实是一个比艺术圈子更大的圈子,艺术界如果是个百花园的话,民间其实是原始森林,里面什么都有,而创新更是这个森林的主旋律。所以,所谓到民间去找传统实际上是某种妄想和懒惰。我坚持认为,我们的传统在博物馆。就像小孩学习语言并不是通过社会生活,而是通过学校和书本。纯正的艺术语言只存在于书本和博物馆。
这是我来欧洲参观博物馆,而且仅仅参观博物馆的原因。
在法国,除了卢浮宫,还有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,就是蓬皮杜文化中心。
假如我们把艺术和科学看作同源并且在希腊分蘖,从此朝着两个方向走去,直到现代艺术这里又重新汇合,然后再次分道扬镳。构成一个数学符号的无限大∝。而这个中间结合部就是蓬皮杜文化中心。这个符号的象征意义是如此强烈。跟我的第三象限理论不谋而合。一想到这,心里不免怦然一动。
不必讳言,现代艺术再一次重新确定了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。真正理解现代艺术才能理解前现代—现代—后现代的时间序列。这个序列暗示了各个民族在文明史上的发展阶段。虽然我们一直不愿意承认,各民族之间艺术上的优劣,但是象征人性解放程度的艺术不能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,至少在文明发展时间轴上是如此。
还有奥赛,不能不去。
奥赛与卢浮宫仅隔着一条塞纳河,是法国三大博物馆之一。与卢浮宫和蓬皮杜一起,构成一条完整的文明链。但是,真正使奥赛不朽的是印象派。雷诺阿的红磨坊舞会、梵高自画像、莫内的蓝色睡莲等作品都是镇馆之宝。
雷诺阿13岁时学习陶瓷工艺美术的经历使我对他产生了一种很自然的亲切感。梵高受到的压抑让我感同身受。莫内靠着某种内省的方法看到心灵的光与色,直接启发了我的创作。有这样三个大师在此,奥赛岂能不来。不但要来,而且是必修的主课。
当然,还有塞尚。他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,不是没有道理的。没有他打破古典绘画的所谓结构,就不能有任何的现代派构成。正是塞尚,艺术得以重构。塞尚之前,一切形式都是自然形体,塞尚以后,心灵才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呈现出来。
当然,还有高更。他的每一笔都像野兽追逐猎物一样跳着狂乱而目标坚定的舞步。
当然,还有安格尔,德拉科卢瓦,莫奈……
当然,除了卢浮宫、蓬皮杜、奥赛,法国还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。我选择了橘园、罗丹美术馆、吉美博物馆、蒙马特、巴黎圣母院和枫丹白露。橘园不必说,那是印象派的祖庭,关于印象派,我过去说过很多,这次又加强了一句:“如果说印象派是西方艺术的嫡子,不如说是中国古典艺术在西方的变种。”罗丹美术馆之所以要去,是因为它是一座一个人的城堡,一个思想者的城堡。吉美是冲着他的亚洲文化内核和中国陶瓷而去的。蒙马特我把它比作中国的798。巴黎圣母院是为下一站意大利做些预备,对于我们这个缺少宗教情怀的东方大国,不真正理解基督精神,就没有办法继承人类的全部文明遗产。枫丹白露是想去体会一下近代中国对域外文化的纠结和挣扎。
橘园
罗丹美术馆
吉美博物馆
蒙马特
巴黎圣母院
枫丹白露
而这些在我的字典里与博物馆同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