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瓷百科
【景德镇制瓷行业两大类】浅说圆器
时间:2015年02月04日信息来源:不详
明代,制瓷行业开始分化为圆器和琢器两大系列,至清初,它们的分工更制度化。《景德镇陶瓷史稿》:“明清把瓷器商品分为两类。明代分为圆器和印器;而清朝则将印器改为琢器,称为圆器类和琢器类。”
诗人郑廷椿在《陶阳竹枝词》中说:“鸡缸花草九秋描,侍古时将圆琢烧。”其原注并曰:“圆琢,总名”它们之间,各有自己的产品范围,互不侵扰,就连作坊市局,制瓷工艺,生产术语、行规习俗等亦各不相同。
圆器,指运用陶车,以拉坯成型的方法而制成的圆形瓷器,俗称“卧件”。清代蓝浦《景德镇陶录》:“浑圆之器,必用轮车拉成。大者拉一尺以上坯,小者拉一尺以内坯。”它的特色是:形状全部呈圆形,工艺上,需经过打杂、做坯、印坯、利坯、刹合坯、剐坯以及画坯等工序间续而成。
民国向焯《景德镇陶业纪事》:“圆器者,杯盏之属。”圆器的主要产品是碗、盘、碟、不带柄的蛊等日用瓷。
圆器的诞生和明代大量青花瓷远销欧洲有直接关系,为了满足欧洲的外贸订单,景德镇先民把规格统一、生产量大的瓷器生产以流水线的方式组织起来;并设计了专门的圆器作坊,把从修模、练泥、做坯、修坯、施釉、画坯等多个生产环节安排在同一空间,在一个院落中按生产所需安排出正间、厫间、晒塘、泥塘等功能空间。
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采用先进的机械生产方式,受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冲击,效率低下的圆器作坊在市场上无法生存。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,手工圆器几乎退出了景德镇的舞台。
要成型一件形制优雅的圆器,似易实难。因为常见、熟眼,就容易挑出毛病,不容易讨好。必须拿准捏确,妙到毫颠,一旦亮相,高下优劣,立眼可判。就如书法中的“一”字,最难落墨。稍有败笔,则难以遮掩,无力挽回,因而尤见功力。因为简单,所以经典;也因为经典,所以简单。
(作者:佚名 编辑:admin)
文章热词:
上一篇:陶瓷计量单位“件”的含义,你知道吗?
下一篇:【景德镇制瓷行业两大类】浅说琢器
延伸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