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东栏目导航

培训中心
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
时间:2015年06月10日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 
  《百年孤独》中那个加泰罗尼亚智者书店,曾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。那时也没有网络更不用说谷歌和百度了,找资料全得依靠大学的图书馆。在图书馆也只知道毕加索、达利、米罗都是西班牙人,却不知三巨匠中就有两位是加泰罗尼亚人,另一位的博物馆也选在了巴塞罗那。虽然法国的巴黎拥有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毕加索博物馆,但是我依然选择了巴塞罗那的毕加索。当然,达利和米罗更不在话下。因此,这次欧洲之旅所谓的西班牙站,实在是因为加泰罗尼亚的缘故。
 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 
  说到国民性和艺术成就的关系,是一个大课题。不是一篇游记可以讨论的。我的意思,国民性大都有着两面性,美国人研究日本国民性的报告《菊与刀》可以是典范之作。欧洲各国国民性当然也一样。但西班牙人的两种气质显得尤为突出。
 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 
  比如说吧,英国人是绅士也是流氓。法国人是自由斗士更有罗曼蒂克。德国人不是固执死板长篇大论就是过于理想走极端。而西班牙人,把狂野和温柔,理想和现实,艺术和生活融为一体。只有西班牙人可以将热血与理性做成一把弓箭,把弓弦张的紧紧的,才能把艺术之箭射的最远。只有毕加索可以将幻觉和视觉调和在一张画布上。
 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 
  我看到的毕加索,粗野而循规蹈矩,好像一个孩子,既调皮又心存畏惧,既鲁莽又不失小心翼翼。既狂放又寓言所指,多方探索而归于宗旨。他晚年的陶瓷更是金刚怒目和浑身静穆的化身。
 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 
  其实,不用看西班牙,也不用看毕加索,只要理解巴塞罗那的足球就够了。
  我说的意思是:你只要知道西班牙的足球有多么奔放就足够了。
  提起巴塞罗那的足球,我们再要讨论毕加索,达利和米罗,西班牙的历史,文化。加泰罗尼亚闹独立什么的,很多人会觉得再也提不起兴趣来,再往下读,可能会有点鸡肋的感觉。
 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 
  然而毕竟,达利是我的最爱。
  二十世纪三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中,达利是我感到最亲切的一个。原因是我们有着共同的梦境和对梦境的相似的营造手段。从梦境或潜意识中产生的意象,达利自称为“偏执狂临界状态”,是艺术家有意识营造的一种创作状态。我则从中国古老的自省传统中悟到这一点,以我修练到今天的层次,坦率地说,几乎可以任意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。其次,陶瓷媒介本身泛着梦幻般波光潋滟的釉色,对我的幻觉境界的营造有着别的艺术难以起到的作用。
 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 
  达利艺术馆在世界多地都有,美国、西班牙、法国、英国都有,美国的我已经去过,深受感动。西班牙的,在脑子里不知道想象过多少遍。但是,当我走进它的时候,还是被它刻意营造的梦幻氛围彻底洗了一遍。达利的生平、传说,他的隐秘生活甚至他的尸体防腐的细节,都早已深刻在脑子里。但是,以他的作品营造的梦幻境界,仍然让人惊叹不已,恍如隔世,灵魂似乎早已穿越古今,仿佛走进依稀的远古,又像来到朦胧的未来。极其精确的模糊,所有感官都调动起来也不能完全把握的物象。唯有心灵沉溺其中感到温馨。这是一种怎样的温馨呢。从恐怖到麻木后的放松,从彻底放弃生命的挣扎后把自己完全交出去的平静,才能换来这种躺在母亲怀抱里的温馨吧。
 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 
  当然还有米罗,和毕加索、达利不一样,米罗就是米罗。他没有我们懂得的语言,没有规则,没有形式,甚至没有道理。他只是个固执的孩子,拒绝和别人沟通的傻瓜。他只有美,只有生命的流畅,活泼而且阳光。他只有一个人的探索,发现,然后随心所欲地创作发表。你爱怎么理解怎么理解,就是拒绝被别人影响,也不想去影响别人。然而,他从不拒绝生活。女人,小鸟和大自然一样都不能少。
 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 
  参观米罗美术馆,就像进到了儿童乐园,米罗的颜色鲜艳的像庸俗的贵妇身上的斗篷,也分不清室内室外,自然光线就在室内播撒者,阳台上看米罗的雕像和巴塞罗那的市容融为一体,整个城市倒像占了一面墙的大画。而其实,当你参观了一回儿后,你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儿童,回到或沉溺到童年充满幻想的年代。如此,你或许才能理解巴塞罗那人踢球,是那么的天真,纯粹。真像是童年的游戏。什么胜负,什么荣誉,什么压力释放和神经兮兮都不在话下,毫不相干了。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 
  我自己的创作,追求的境界和氛围,其实就是这种童真的状态。明眼人一看便知。
 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 
  记得前年在美国时,就是带着了解和体会当代艺术的全貌和来龙去脉而去的。鉴于美国的强势和主导性地位,无疑,当代艺术的历史脉络、发展状况,在美国都有一个无以伦比的全景式展示。然而,越是了解了美国人的视角,就越是迫切地希望深入当代艺术的根基以及它的土壤,无疑,这些根基和土壤都在欧洲。甚至就在西班牙,就在加泰罗尼亚。
 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 
  值得一提的是,加泰罗尼亚的建筑大师高迪,简直就是把巴塞罗那整个城市作为自己的博物馆一样,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。有的已经落成百年被联合国纳入世界遗产,有点却还仍未完成。高迪的伟大,在于对摆脱传统建筑几何线条的束缚,刻意营造自然流畅的线条。表面上似乎与现代画派截然对立,其实,骨子里都是一种对传统的扬弃,以及为心灵寻找一种新的形式而已。给人深刻的启发,即当代艺术的突破并非是形式上的某种相似,而是作品的精神内核起了变化。
 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【欧洲行记】西班牙
(作者:张晓杰 编辑:admin)
文章热词:
延伸阅读: